iPhone7防水功能怎么样?iPhone7/7 plus防水性能测试对比评测
8732 2025-05-23
我们还是继续分析“用户需要一匹马”的这个需求,用户是为了快速、舒服的前往某地。在此基础之上,我们探究其与价值观的联系,可能会由以下三部分构成:
生理:骑马相较步行而言,会更舒服、不那么累人,而没有人会不喜欢轻松舒服的完成目标
社交:在出行路上,可能会遇到徒步顺路的旅行者,如果你愿意,可以载他们一同前往,也免得这一路太孤单,这时社交属性也融入其中
尊重:和步行相比,骑马出行的人的生活层次、消费水平都会更高,资产背景条件都会更好。所以大多数情况下,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
4、产品功能
在剖析了用户的价值观后,我们就需要把用户需求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实体的功能,这其实非常考验一个产品经理的设计功底是否雄厚
我们要尽可能简单的设计产品功能,而不是一开始就把一个功能设计的尽善尽美,这需要用到MVP原则——最小可用性功能集合,这个会在后续有关项目把控的文章中着重展开
而在这里,我们要明白的是,一个功能拥有一条完整的主流程,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即可。而许多分支冗杂的附加功能,并不是在设计之初就加上的,而是要在功能得到用户认可后,起到锦上添花作用的
我们需要做的是快速迭代:快速验证产品方向是否正确,快速确定产品功能是否满足需求。而如果把功能设计的过于复杂,增加不必要的资源浪费,那么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衡量的
这也就是为什么,福特公司面对用户对马有需求时是造的汽车,而不是飞机;为什么最早的汽车连车顶都没有,只有方向盘、车轮等必需组件
下面讲一个有关我之前工作中出现的需求转化实例:
我之前的一家公司是从事驾考类app服务的,对标竞品为驾考宝典、元贝学车等。app中的底部导航栏对应4个模块:驾校报名、理论学习、上路陪练以及个人中心
在工作中就遇到了一个用户共性需求,由于产品本身是驾考工具类型的,所以只有当用户需要填报课程、预约练车、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才有启动app的动机,当然还有少部分用户即使去学车也不使用app。而这样的后果就是用户活跃度低、留存率低、唤起app间隔时间长
后来我们专门去了驾校进行实地访谈,和学员们沟通交流产品体验。经过深入的研究,我们决定采用另一种“从始至终”陪伴学车全程的模式。我们是这样做的,多加了一个功能性需求和一个非功能性需求:
功能需求:增加学车进度功能,为用户实时展示已学天数、预估还有多少天拿本、超过多少同期学车的用户等
非功能需求:判断用户当前所属状态,然后针对不同状态,分类固定不同页面为首页。比如没有登录或者没有报名的用户,首页固定在驾校报名页;已经报名的用户,首页则固定为理论学习等
在版本迭代上线之后,DAU、留存率等各项指标均有了大幅度提升,并且用户学车积极性也有所高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