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点运维工程师的工作怎么样
7452 2025-05-16
至于喂入量8公斤/秒机型,排在雷沃内部第四,而且占比远远不及前几年,其中有些意味深远。 据统计,喂入量8公斤/秒小麦机市场,雷沃谷神“垄断”97%市场份额。在售的这3款机型,虽然鉴定证3年后才到期,但是,从销量等数据来看,貌似有尾货的可能。如果揣测属实,那么“巨无霸”有可能放弃这一细分市场。
中联谷物“绿巨人”固本开疆
据我国各地农机补贴系统(截至2025年5月5日)公开的数据, 购机日期2025年1月1日~4月30日,中联谷王7款小麦机,“盘踞”14%市场份额。其中, 内部排名前二的主打机型,销量总占比91%。由此可知,中联谷王小麦机“机型集中度”很高。特别是排名榜首的10K1型,竟然高达64%,可见是“绿巨人”的绝对“杀手锏”。
目前来看,中联谷王仅涉及2个喂入量,分别是10公斤/秒,12公斤/秒。 其中仅有1款是12公斤/秒,不过销量排名第二,足以证明12G型,是“开疆拓土”转战喂入量12公斤/秒市场的“王者”利器、重器。相对于“仅获证、无销量”的更大喂入量“研发”战场,这才是“神王对决”真实交锋的“销售”战场。
还有,暂时没看到“绿巨人”喂入量9公斤/秒的小麦机身影,这个局势似乎也有一定意义。不排除中联谷王放弃9公斤市场的可能,倘若真是如此,似乎意味着“神王对决”在9公斤/秒“战场”,以中联谷王先退出而结束。留下来的雷沃谷神,暂未垄断这一细分市场,也许仍要耗费一定精力,跟农王、皓龙等厂家“厮杀”。
异兵突起,大局已定
数据显示, 2024全年,我国喂入量12公斤/秒的小麦机,购销量很少。时隔4个月,销量占比“飙升”到47%,可说是占据半壁江山!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,业内前两把“交椅”突然同时发力,分别亮出“神兵”和“利器”,也算是:异兵突起,杀出一条血路,直接控制局面。业内其他厂家,可能只有“望其项背”的份儿。
从市场占比看,喂入量10公斤/秒的小麦机,目前依然是“主流”之一,也是厂家数量最多的“扎堆儿”战场。原本仅征战9公斤市场的“小众”厂家,还有刚“跨界”入局的厂家,大多数发力此细分市场。在“神王对决”、“双沃争霸”、“黑马”东方红、“德系”科乐收及春雨等“老牌劲旅”各显其能之下,战斗愈加激烈。
喂入量9公斤/秒的小麦机市场,销量占比原本就很小,大部分厂家“转场”后,销量占比就更少了,很有“被遗忘的角落”意味。不过却也可看到,去年底才获证、今年就有销量的天凯中锐·圣春雨“新”机型。很有“坚守阵地”架势。目前为止,暂未看到去年“新兵”龙飞的记录,也许等数据全部释放后,才可看到了吧。
目光稍微开阔一点的业内人士都知道:水稻收割机(履带式谷物收割机),主流喂入量早已达到8公斤/秒。“水陆两栖”兼收水稻和小麦,不论速度还是效率,不敢说持平,至少也是“半斤八两”伯仲之间。也许为了突出轮式机的高效,才有存在意义和价值,喂入量8公斤/秒的轮式小麦机,被淘汰出历史舞台,估计是迟早的事。
当然,在此仅呈现有农机补贴购销数据的喂入量机型,算是眼前的真实销售层面。未免有些“鼠目寸光,先顾眼前”之嫌。俗话说,所有的鸡蛋,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那些暂时处于研发、概念层面的更大喂入量机型,比如:15公斤、18公斤、22公斤,已经有厂家获证,放在“战略储备”篮子里,必要的未雨绸缪,方可心安。
结语: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国永久基本保障农田,逐渐改造成高标准农田,进程还在向前推进。 与高标准农田相适应的大、超大、更大喂入量小麦收割机,逐渐进入人们视野,将是大势所趋。毫无疑问,曾经“红极一时”的大喂入量,相比之下,沦为“小老弟”,也将在所难免。与时俱进,才是小麦机厂家、商家、用户的立足之本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