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杀画眉人??镜子下的女子独自哭泣?为什么?

admin 3255 2025-08-27 09:13:56

二、诗歌赏析

情感表达:

诗歌开篇即设问“京兆归何处”,表达了诗人对长安(京城)变迁的感慨和迷茫。接着,“章台空暮尘”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宫殿的荒凉和落败,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。

后两句“可怜鸾镜下,哭杀画眉人”则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鸾镜前哭泣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痛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这里的“画眉人”既指为女子画眉的人,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爱情的失落。

意象运用:

“京兆”和“章台”作为古代长安的代表性地名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运用,不仅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衰落,也寄托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感慨。

“鸾镜”是古代贵妇人使用的一种精致镜子,象征着高贵和美丽。诗人通过这一意象的描绘,突出了女子的美丽和哀愁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

语言风格:

刘禹锡的诗歌以精炼含蓄著称,这首诗也不例外。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,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于其中,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、耐人寻味。

三、诗歌背景与主题

这首诗是刘禹锡为悼念友人庞尹而作的。庞尹是刘禹锡的友人,可能因某种原因离世或离别,使诗人深感悲痛。诗歌通过描绘长安的变迁和女子的哀愁,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同时,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。

四、总结

《再伤庞尹》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感慨的诗歌。诗人刘禹锡通过描绘长安的变迁和女子的哀愁,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诗歌意境深远、语言精炼含蓄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刘禹锡主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,以及对人生无常、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。以下是对诗歌思想和主题的详细分析:

怀念与哀悼:

诗人以“再伤”为题,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庞尹逝世的再次哀悼和怀念。通过描绘京兆(长安)和章台的荒凉景象,诗人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氛围,暗示了友人的离去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打击和悲痛。

人生无常:

诗中“京兆归何处,章台空暮尘”等句,不仅描绘了长安宫殿的荒凉和落败,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。长安作为唐朝的京城,曾经繁华无比,但如今却变得空荡荒凉,这种变化让诗人深刻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

美好易逝:

“可怜鸾镜下,哭杀画眉人”两句,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鸾镜前哭泣的场景,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痛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这里的“画眉人”既指为女子画眉的人(可能暗指庞尹),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爱情的失落。

怀念友人:

整首诗以怀念友人为核心主题,通过描绘长安的荒凉景象和女子的哀愁,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。

感慨人生:

诗人通过对长安宫殿的荒凉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哀痛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。这种感慨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,也是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《再伤庞尹》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,以及对人生无常、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。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,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于其中,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、耐人寻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上一篇
下一篇
相关文章